新闻资讯

创新成果 | 无源无线感能算智能感知终端

开启无源物联网感知新纪元

城市管线是保障城市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高密度覆盖的智能感知节点,可及时反映泄露状况并反馈信息用以应急响应。现有监测系统主要采取传感节点加外接电线或大容量电池的方式,存在功耗高、效率低等痛点,维护成本高、覆盖率受限。在“颠覆性技术创新”重点专项支持下,每刻深思智能科技(北京)有限责任公司依托二十余年模拟信号设计经验,与清华大学联合研发“无源无线感能算共融智能监测终端”,深度融合感算一体极低功耗模拟电路处理芯片,将感知及边缘端计算系统能耗降低2-3个数量级,并开发微能量采集芯片,通过高效采集微环境中的光、热等微能量,为设备供电或储存在储能元件,实现设备“永不断电”运行,突破无源物联网领域的技术瓶颈,也为大规模物联网落地提供核心动力

image.png
image.png

目前,无源无线感能算共融智能监测终端方案正在全国示范城市加速推进落地,通过自供能、无线传输与嵌入式AI计算的协同,实现复杂环境下保持5年以上无源无线免维护使用。每刻深思深挖消费电子、智慧城市、工业电力等领域10余个应用场景,并与各领域头部客户建立深度合作,共同开拓万物互联中的大规模无源物联网市场。当前已完成多款芯片产品的大规模量产,芯片年出货量达数百万颗,创造了数千万元的经济效益。

image.png
image.png

近日,每刻深思实现全球首颗可在1.6 μW功率下冷启动的微能量采集芯片的量产,并亮相IOTE2025国际物联网展,荣获“IOTE 金奖”创新产品,与行业优秀企业共话无源物联网新未来。2025年7月,公司创始人受邀参加《赢在AI+》科技类权威栏目,现场演示了无源无线感能算共融智能监测终端,并得到了中国工程院院士、阿里巴巴技术委员会主席王坚博士的高度评价。随着项目的实践验证,该技术将在智慧城市、工业互联网、能源管理等领域催生新一代技术标准,推动千行百业向超低功耗、无线化、智能化方向跨越升级。

图片


以全球化视野推动“感-能-算”共融芯片产业化

image.png

邹天琦,清华大学与德国KIT 电子系联合培养硕士,前Bosch硬件研发专家,其负责的汽车电子MCU产品曾应用于雷诺ZOE车型量产,曾荣获HICOOL 2021全球创业大赛优胜奖、中关村U30创新领袖称号。每刻深思团队来自清华大学电子系,是由国际顶尖科研团队搭配“行业老兵”构成的互信互补型团队。公司秉持“更强感知 更低功耗”品牌使命,积极推动微能量采集技术发展,加速我国无源物联网产业革新,实现微能量采集芯片技术国际领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