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京津冀中心企业风采 | 十沣科技参与共建的武创院智软所研发成果受到总书记关注:加强自主工业软件应用,助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


引言‍‍‍

武创院智能工业软件研究所简称“智软所”)是由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培育的高科技企业武汉十沣科技有限公司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简称“武创院”)联合共建,致力于国产工业软件的研发及产业化11月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到湖北省武创院考察,现场观看了智软所研发的国产自主可控仿真分析软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颠覆性技术创新重点专项项目)的成果展示,这一科技成果实现了结构、流体、电磁、声学等多物理场仿真分析,满足航空航天、船舶、汽车、电子等行业需求,展现我国在自主工业软件研发领域取得的重要突破。


11月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到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考察,观看科技创新供应链平台成功案例展示和科技创新成果,了解推进科技创新的举措,同科研人员和企业负责人深入探讨交流。他强调,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发展新质生产力,对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提出了更为迫切的需求。广大科技工作者和企业家要增强自信、志存高远、协同发力,在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中不断建功立业。

“总书记走到工业仿真分析软件的演示屏幕前仔细察看,非常关心软件的产业化进展情况。”武创院智能工业软件研究所所长、武汉十沣总经理孙佳说,聆听着习近平总书记一句句关切的询问,深深感受到使命在身。


“我们的努力被看到了,我感到特别激动和自豪。”孙佳说,这款国产自主可控的仿真分析软件,依托中国科学院陈十一院士团队成果,在去年由智软所研发完成,实现结构、流体、电磁、声学等多物理场仿真分析,满足航空航天、船舶、汽车、电子等行业需求。


13-2.jpg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发展新质生产力,对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提出了更为迫切的需求


“总书记的话说到我们心坎上了。我们埋头苦干,已经成功从0到1,下一步是要把这些工业软件放在一个个场景中,通过用户的反馈实现技术迭代。”孙佳介绍,智软所一方面链接大湾区数字创新中心的科研成果资源,一方面结合相应产业的实际应用需求,开放合作、共同开发


“工业仿真软件不是科学家在实验室做出来的,一定是用户用出来的。通过用户使用过程中的一次次迭代,让软件精度越来越高,让更多行业和企业用到更好用的仿真工具。”孙佳说。未来,智软所将进一步结合湖北省先进制造领域龙头企业的实际需求,集成工业软件产学研用等创新要素资源,加强工业软件的产业化应用,助力先进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3年2月,武创院联合十沣科技共同建设“武创院智能工业软件研究所”,致力于国产工业软件的研发及产业化。由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十一担任首席科学家,聚焦高端工业软件、数字孪生系统与仿真云服务平台自主研发及产业化,搭建基础研发中心、产品验证平台、产业赋能中心,大力发展多物理场核心工业仿真软件,打造工业软件生态圈,助力国产工业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


内容来源:新华社、长江日报


关于十沣科技

深圳十沣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十沣科技”)是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和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创新研究院共同培育的工业软件核心企业和计算力学与工程仿真技术实验室依托单位,致力发展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工业应用软件(包括流体力学仿真软件/CFD、结构力学仿真软件/CSD、电子系统设计仿真软件/EDA等)、工程仿真云服务平台与数字孪生系统,全力打造能够与国外主流商业软件全面竞争的自主核心软件及技术,服务于国内乃至国际高端装备研发设计与制造的需求。目前,十沣科技已与美的、360智慧生活、中望软件等各领域头部企业达成战略合作;获得国家级科创投资平台国开科创,知名风投基金高瓴等多方资本数亿元融资;2022年获评清科创业、投资界「VENTURE50新芽榜50强」,机器之心「最具潜力创业企业TOP 10]及亿欧「中国新锐智能制造服务商TOP30」等荣誉称号,2023年获得深圳市“专精特新”企业认定及德勤深圳明日之星称号,2024年获得德勤中国明日之星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