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创新先锋 | 福布斯中国科创人物吴斐:开创字幕眼镜品类,打破行业“不可能三角”


image.png
图片

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增强现实(AR)技术犹如一颗璀璨的新星,照亮了人机交互变革的新方向。在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领域,有一位极具远见卓识和创新精神的领导者——吴斐。他以敏锐的洞察力捕捉到 AR 技术的无限潜力,毅然投身其中,创立了北京亮亮视野科技有限公司。多年来,他带领团队不断探索、突破,不仅为企业级客户提供了高效的解决方案,还致力于让 AR 技术惠及大众,为构建无障碍社会贡献力量。他的故事,是一部充满激情与梦想的创业传奇,也是 AR 技术从实验室走向现实生活的生动写照。  
图片


图片



个人介绍
   吴斐:AR 行业的先驱者   



吴斐,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协同培育高科技公司北京亮亮视野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亮亮视野”)创始人兼CEO,他对 AR 技术的热爱和探索始于十几年前。求学期间,他就对 AR 技术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这份热爱为他日后的职业生涯奠定了基础。工作后,他在联想研究院接触到该领域的专家,开始深入进行技术研究,逐渐意识到 AR 技术或许将成为未来人机交互的重要趋势[2]


那时,他见证了诺基亚的辉煌与落寞,以及以 iPhone 为代表的智能手机的兴起。人们对更便捷人机交互方式的追求,让他思考智能手机之后的发展方向。他认为,能将视听交互体验更好融合的 AR 设备有望成为新的趋势。于是,在 2014 年,怀着对 AR 技术未来的坚定信念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氛围感召,同时受到微软、谷歌等国际科技巨头重金布局 AR 领域的影响,吴斐决定入局 AR 市场,创立了亮亮视野[2]


然而,创业之路并非一帆风顺。虽然在资本端,AR技术备受期待,但在市场端,很多人对 AR 技术并不了解,更不清楚其实际应用价值。面对这一困境,吴斐深知首先要做的是讲清楚 AR 技术的价值,让其产生实际应用。于是,亮亮视野迅速通过研发推出基础款 AR 产品,并进入多个场景领域进行需求调研。他们做过 1000 多小时的手术直播,跑到骑马才能去的石油勘探现场记录业务流程,跟到核反应堆旁了解实况。通过大量的调研和实践,他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后续产品的研发和推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


2016 年,基于大量的推广经验和调研,吴斐带领团队做出了 AR 行业发展“四步走”的重要预判,即先拿下企业级客户(大 B),再面向小 B、大 C(普通用户)、小 C 市场。同年年底,亮亮视野推出第二款 AR 智能眼镜 GLXSS PRO,开始在工业场景中实现落地应用,迈出了 AR 技术在工业领域应用的重要一步[2]


2017 年底,公司推出 GLXSS ME 智能眼镜。数周之后,郑州铁路警方用基于该眼镜设计的 5G + AR 警务眼镜查获了多名重大刑事案件的网上在逃人员。这一成功案例不仅证明了亮亮视野产品的实用性和可靠性,也让公司在 AR 眼镜的研发上开始快人一步[2]


2018 年,吴斐带领团队发布了工业级 GLXSS SE 智能眼镜,进一步服务能源、制造、航空等行业领域。这款眼镜仅重 33.4g,是全球首个重量最轻的 AR 智能眼镜,体现了公司在技术研发上的卓越实力[2]


亮亮视野深耕AR 领域 11 年,在企业级市场连续多年保持中国出货量第一,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称号。公司累计获得 180 余项行业奖项,凭借为南方航空打造的安全检测解决方案,与 ChatGPT 并列入选《哈佛商业评论 2024 年度科技趋势》榜单


除了在工业领域的深耕,吴斐还秉持“科技向善”的理念,带领团队在无障碍技术创新领域不断突破。2022年,亮亮视野首创“AR字幕眼镜”品类,首代产品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NETEXPLO创新论坛颁发的“全球十大科技创新奖”。


面对前代产品⽤户反馈和更高技术目标的挑战,吴斐并未满足于现状。他带领团队再次历经三年研发,于2025年推出第二代消费级 AR 字幕翻译眼镜。为了追求更极致的轻量化佩戴体验、更清晰的降噪拾音效果以及更实时精准的语音转文字体验,研发团队在光学显示、微型麦克风阵列算法、本地化大模型优化等核心环节进行了反复迭代与突破,成功突破了 AR 眼镜行业在轻量、性能、续航之间的“不可能三角”困境[3]


2025年,在中国常驻日内瓦代表团与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联合主办、于万国宫举行的“人人享有无障碍:构建包容未来”主题展览上,亮亮视野作为代表性中国无障碍解决方案企业参展,受到多国驻联合国大使关注,并被新华社、央视等多家主流媒体专题报道。



公司介绍

   亮亮视野:AR+AI 一站式解决方案提供商  



北京亮亮视野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 2014 年 06 月 17 日,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提供 AR+AI 一站式解决方案,在 AR 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其发展历程充满了创新与突破,不断为客户创造价值[1]


2017 年,亮亮视野 GLXSS Live 服务的大中型企业达 100 家以上,国内外业务比例约为 2:1,客户全年共完成远程指导 180,000 次,节省成本 84 亿元。这一数据充分展示了公司产品在企业级市场的高效应用和显著价值[1]


2018 年,公司服务 500 家以上的大中型企业客户,为客户创造的价值也从节约成本发展为增强效率与模式创新。同年,GLXSS Live 人机协作平台全面升级,以 AR 眼镜的第一视角交互为基点,深入客户业务流程与产业 AI 架构,实现多维度的连接、认知与协同。这一升级使得公司的产品能够更好地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为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持[1]


在产品研发方面,亮亮视野始终坚持自主创新,不断推出具有行业领先水平的产品。2016 年底推出的第二款 AR 智能眼镜 GLXSS PRO,开启了公司在工业场景的落地应用之路。2017 年底的 GLXSS ME 智能眼镜在警务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公共安全事业做出了贡献。2018 年发布的工业级 GLXSS SE 智能眼镜,凭借其全球最轻的重量,在能源、制造、航空等行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2]


同时,公司在核心技术研发上也不断投入。自 2015 年开始,亮亮视野一边进行商业化探索,一边向基于 OLED 的光波导显示技术发起挑战。阵列光波导近眼显示技术具有光学效率较高、隐私性较好等优点,但也面临一系列技术难点,尤其是在工艺方面很难量产。为实现量产,亮亮视野和浙大光电学院联合实验室进行合作攻关,从零开始,突破了存在的偏色、重影、条纹感等核心技术难题。2019 年初,公司在 CES 大展上发布 LEION 眼镜,打破了行业的“不可能”。一年后,这款眼镜以 LEION PRO 之名顺利量产,成为业内首个量产落地的双目阵列波导 AR 智能眼镜,并在透光率、色域、对比度、良率等性能指标上再度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截至目前,两款“全球首个”的产品已应用于中国通用技术集团、三一重工、南航等头部企业,覆盖石油、化工、航空、电力、建筑、重型机械等行业,服务企业用户超 5000 家[2]


在服务大众方面,亮亮视野也不遗余力。2022 年首创的“AR 字幕眼镜”为听障群体带来了福音,提升了他们的沟通效率和社会参与感。2025 年推出的第二代消费级 AR 字幕翻译眼镜,不仅在性能上有了大幅提升,还能广泛服务于跨国交流、远程协作、教育培训等多个领域,体现了公司“科技惠及大众”的价值追求[3]


未来,亮亮视野将继续扎根 AR+AI 赛道,在吴斐的带领下,不断深耕光学、人工智能、整机设计等方面,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实现从行业深耕到行业贯通,打造更通用化的产品,努力实现“让世界享受虚实融合的美好”这一愿景[2]



参考资料


[1] 快懂百科 - 北京亮亮视野科技有限公司:https://www.baike.com/wikiid/2384772688927508540?anchor=collection_list_title_7324287920235659305


[2]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 - 专精特新访谈录 AR+AI 赋能千行百业数智化转型:https://kfqgw.beijing.gov.cn/cxyzkfq/jscxsfq/fhq/202303/t20230301_2926444.html


[3] 网易新闻 - 北京卫视对话亮亮视野吴斐:开创 AR 字幕眼镜 助力构建无障碍社会:https://c.m.163.com/news/a/K82JR1FI00019UD6.html